最近山东男篮的一波操作,直接把球迷的CPU干烧了——高诗岩还在禁赛期呢,球队就火急火燎地把他送到三人篮球国家队集训,还自掏腰包付了165万“培养费”。这波操作,怎么看都像是急着甩包袱,可仔细琢磨,又透着一股子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味儿。
高诗岩上赛季的表现,用网友的话说就是“铁匠铺开张”——三分命中率28%,罚球线都能砸歪篮筐。更尴尬的是,他还因为场外风波被CBA官方禁赛,新赛季前几场直接坐穿板凳。按常理,这种时候球队应该低调处理,可山东男篮偏不,反手就把他塞进了三人篮球国家队,美其名曰“为国效力”。
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三人篮球和五人篮球根本是两码事。节奏更快、对抗更狠,高诗岩那套组织型后卫的打法,在三人赛场怕是连球都摸不着。更何况,三人篮球国家队明年要冲巴黎奥运会,这时候塞个“生瓜蛋子”进去,到底是去帮忙还是添乱?难怪网友调侃:“山东这是想用165万买张奥运会门票?”
山东男篮这165万花得蹊跷。按CBA规则,球员禁赛期间工资照发,但俱乐部不能派其参加任何比赛。如今高诗岩去三人篮球集训,工资还得山东队掏,外加这笔“培养费”,里外里等于倒贴钱送人走。有球迷算了一笔账:高诗岩的合同还剩3年,年薪据说600万上下,现在急着出手,莫非是怕烂手里?
展开剩余50%更耐人寻味的是,山东队今年夏天刚换了新东家,管理层一上台就清理“前任遗产”。高诗岩作为丁彦雨航时代的重磅引援,如今成了“战术不合”的牺牲品。可问题是,你送人就送人,非要搭上165万,这不是摆明了告诉别人“我家有矿,速来宰”?
这几年,三人篮球确实成了CBA失意球员的“再就业基地”。从郑毅到颜鹏,不少在五人制赛场混不下去的球员,到三人赛场反而风生水起。但高诗岩的情况特殊——他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,技术底子也在,山东队这么急着“退货”,难免让人怀疑是在甩锅。
更魔幻的是,中国篮协居然接了这单生意。要知道,三人篮球国家队此前一直强调“专业化选拔”,如今却为俱乐部买单,难免落下“开绿灯”的话柄。有网友毒舌:“下次是不是该考虑把周琦也塞进去?反正五人篮球打不动了,三人篮球还能凑合。”
表面看,山东队甩掉了高诗岩的合同包袱,三人篮球国家队白捡个“免费劳力”,似乎双赢。可仔细一想:高诗岩若在三人赛场继续“打铁”,山东队的165万岂不是打了水漂?篮协若因此牺牲球队成绩,又该怎么向球迷交代?
说到底,职业体育不是过家家。球员交易可以冷血,但不能儿戏;国家队选拔可以灵活,但不能沦为俱乐部的“垃圾桶”。至于那165万——山东球迷现在最想问的大概是:“这钱要是拿来买外援,它不香吗?”
发布于:四川省源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